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

037斑文鳥、038白腰文鳥

斑文鳥
英名:Nutmeg Mannikin
學名:Lonchura punctulata
白腰文鳥
英名:White-rumped Munia
學名:Lonchura striata
目名:雀形目(PASSERIFORMES)
科名:梅花雀科(ESTRILDIDAE)

斑文鳥在鄉土鳥名為「土碧」;而白腰文鳥稱為「烏嘴筆仔」,兩種文鳥的繁殖行為是整個家族一起下蛋,共同育雛。
斑文鳥身長約11公分左右,嘴粗厚呈鉛灰色,嘴基部內呈褐深色;前頸為栗褐色,胸以下顏色則較屬灰白色,有鱗狀斑紋幼鳥期大致為淡褐色且沒有鱗狀斑紋。常發出細柔的啾啾聲,通常成群出現在平地到低海拔開闊的草原、農耕地。因覓食禾本科果實所以常見牠飲水及覓食水中苔類植物,以均衡飲食。



體長約12~13公分左右,嘴型和斑文鳥不同,上嘴較黑,下嘴則同為鉛灰色嘴基部至眼下臉頰兩邊都成暗褐色,所以稱牠為「烏嘴筆仔」。頭至頸部及上胸背部覆羽都呈暗褐色,而且有明顯白色的縱斑狀,腰白色而得名。尾羽較尖長,下胸至尾羽前呈污白色






034白鶺鴒、035黃鶺鴒、036灰鶺鴒

白鶺鴒、白面白鶺鴒、黑眼線白鶺鴒
英名:White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alba
別名:牛糞鳥仔
生息狀態:普遍留鳥(白面白鶺鴒)及冬候鳥(白鶺鴒、過眼線白鶺鴒)
生態習性:其中最為特別的是集體夜棲的習性,尤其以台北市仁愛路四段安全島上的菩提樹為最主要棲點,每年皆吸引上百隻白面白鶺鴒族群於夜間棲息,冬季時亦有少部份過眼線白鶺鴒棲息。通常單獨或成對行走於地面活動覓食,若有昆蟲飛過,會飛起啄食,行走或棲立時常會不停地上下擺動著尾羽,飛行極為迅速,飛行時間歇性鼓翼後收翅滑翔,故行進路線呈大波浪狀,喜歡邊飛邊叫,鳴叫聲清亮似「唧唧」、「唧唧、唧唧」或急促之「唧唧唧」。主要以昆蟲為主食,亦會啄食植物種籽,早期臺灣農村路上常可見白鶺鴒在牛糞旁啄食小昆蟲,所以又稱為「牛屎鳥」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 阮錦松)
特徵描述:台灣共有3個亞種主要差異在於頭部黑色區塊分布不同。
(1).白鶺鴒(M. a. leucopsis):尾羽細長喜上下擺動,體長約1719公分,全身羽色為黑、白、灰相間,雌雄鳥體色相近,僅於冬羽時略有差異。夏羽:雌、雄鳥羽色相同,全身以白色為主體色,額頭至前頭、臉部、頸部、胸側、下胸、腹部、尾下覆羽、尾羽外側皆為白色,僅嘴喙、腳、過眼線、頭頂至背部、上胸、頸環、尾羽為黑色,上胸中央有大塊黑色區塊。雌鳥大致似雄鳥的夏羽,黑頸圈較窄。幼鳥體色較淡似母鳥,但耳羽、額部、頭頂至背部整個為灰色,嘴灰黑色,無黑色過眼線及頸環。
(2).白面白鶺鴒(M. a. lugens)無黑色過眼線,上胸部中央為黑色,似戴了個黑色圍兜,雌鳥上胸黑色區塊範圍略小;
(3).過眼線白鶺鴒(M. a. ocularis)下顎、喉部、過眼線為黑色,上胸中央黑色大區塊近似白面白鶺鴒。



白眉黃鶺鴒、黃眉黃鶺鴒
英名:Yallow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flava (Linnaeus 1758)
別名:牛屎鳥仔(台灣對黃鶺鴒、白鶺鴒、灰鶺鴒的鄉土通稱)
生息狀態:台灣普遍冬候鳥
特徵描述:小型雀形目鳥類,體長約十七公分。嘴、腳黑色但幼鳥下嘴基略帶綠褐色。
(1).黃眉黃鶺鴒(M.f.taivana):繁殖羽時頭、頸至背部及臉頰為黃綠色,有明顯的黃色眉線。翼灰黑色有白色羽緣,因中、大覆羽羽緣白色使得停棲或飛行時翼部都呈現兩條白色翼帶。喉部到腹部均為黃色。尾羽黑色但外側兩側尾羽白色。非繁殖羽:全身黃色部消失而被淡污黃色取代,綠色部份亦被褐取代。亞成鳥:大致像成鳥非繁羽,但自顎部有一條黑色細延伸至喉部而成細環帶,下腹呈污白色,黃色極不明顯。
(2).白眉黃鶺鴒(M.f.simillma):繁殖羽像黃眉黃鶺鴒,但頭部及頰呈暗灰色,眉線較細呈白色。非繁殖羽像黃眉黃鶺鴒非繁殖羽,但全身均不帶黃色,喉部較白,腹部略顯污白,眉線白色。
(3)黃頭黃鶺鴒:雄鳥頭部全部呈黃色,雌鳥只有頭頂綠色,臉部亦呈黃色,白色翼帶比黃鶺鴒寛很多,尾下及腰部呈白色,亞成鳥喉部無黑色細環帶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 阮錦松)



灰鶺鴒
英名:Gray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cinerea (Tunstall 1771)
別名:牛屎鳥仔
生息狀態:台灣普遍冬候鳥,有部份為留鳥。
特徵描述:小型雀形目鳥類,體長約18公分。嘴黑色,腳粉灰色。
繁殖羽:〔雄鳥〕頭部至背部暗灰色,翼黑褐色但初級飛羽羽緣呈白色。有明顯的白色眉線及顎線,喉黑色。胸腹至尾下呈明亮的黃色,脇部有點黃白色的感覺,尾羽很長呈黑色但外側尾羽白色。飛行時有很明顯黃腰但白色翼帶不明顯。〔雌鳥〕大致像雄鳥,但喉部白色。部份個體喉部有黑色雜斑或顎線。
非繁殖羽:雄鳥黑色喉部消失,僅留下不明顯的黑色顎線。胸腹部黃白色。雌鳥類似繁殖羽,但胸腹部呈黃白色。

亞成鳥:大致像雌鳥,但胸腹部黃色很淡,看起來有污白的感覺,眉線也較淡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 阮錦松)

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

033粉紅鸚嘴

粉紅鸚嘴
英名:Vinous-throated Parrotbill
學名:Paradoxornis webbianus
別名:黃頭(閩語)圓頭仔、緣投仔、(客語)圓頭仔
科名:鸚嘴亞科(SUBFAMILY PARADOXOMITHINAE
特有種或特有亞種:台灣特有亞種
生息狀態:普遍留鳥
特徵描述:體形小而圓胖、頭略為圓大,體長約10~12公分,尾羽略長,約佔有身長的一半,雌、雄鳥的體色相同。嘴喙灰黑色至褐黑色,形狀鈍短呈錐形,上喙尖往下鉤,因似鸚鵡嘴,加上全身大致為粉栗紅色,因而得名粉紅鸚嘴。
生態習性:分布於平地至海拔2,000多公尺山區的樹林底層、灌木叢、芒草叢、竹林、甘蔗園間。生性吵雜活潑,但卻很隱密膽小,群居性常10多隻以上成群在林木及草叢底層間穿梭、活動及覓食,非繁殖期會與繡眼畫眉、黑枕藍鶲及山紅頭等小型鳥混群。 (陳雅惠)
宜蘭拍攝




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

028黃頭鷺、029小白鷺、030中白鷺、031大白鷺、032唐白鷺

黃頭鷺
英名:Cattle Egret
學名:Bubulcus ibis
俗名:牛背鷺、白翎鷥
特有狀況()留鳥
保育等級:瀕臨絕種保育類
外型特徵:身長50公分。全身白色。嘴為橙黃色腳為黑褐色。夏羽:頭、胸、背中央飾羽等處有橙黃色羽毛。
生態習性:繁殖期於3-7月,在竹林、相思樹及木麻黃常與小白鷺及夜鷺共同形成繁殖集團。


小白鷺
英名:Little Egret
學名:Egretta garzetta
別名:白鷺鷥、白翎鷥(閩語)、白鶴仔(客語)
特徵描述:全身羽色雪白而修長,外型高貴典雅,身長約61公分。嘴、腳皆為黑色,腳趾為明顯的黃綠色。繁殖期眼先轉為紅色,頭、枕部後方有兩根長飾羽,長度可達21.5公分,背部、前頸下部長有簑狀飾羽,蓑羽13-49根不等,且略為上捲;非繁殖期則無飾羽。小白鷺老鳥的腳趾帶暗紅色,腳踝的黃斑大小都不一樣。
生態習性:繁殖期與其他鷺科鳥類集體築巢於竹林、相思樹及木麻黃等樹上。以各式魚蝦為主食,覓食時會有用一隻腳在水面抖動,捕食受驚嚇四竄的游魚,或可讓小魚蝦誤以為有昆蟲等食物掉落,而將水草間、岩洞中的魚兒引出而食之。
(台灣大百科全書  陳雅惠)





唐白鷺
英名:Chinese Egret
學名:Egretta eulophotes (Swinhoe1860)
別名:黃嘴白鷺
保育等級:第二級()、表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
生息狀態:台灣稀有過境鳥
特徵描述:體長約68cm,全身白色,嘴黃色。繁殖季眼先藍色,頸部飾羽短,背部及前胸飾羽長,腳黑爪黃綠色。冬羽全身白色,頭上沒有飾羽。
族群分布:以目前現有的資料推測,全世界唐白鷺數量介於2600-3400隻。

中白鷺
英名:Intermediate Egret
學名:Egretta intermedia
別名:白鷺鷥
生息狀態:普遍冬候鳥、稀有留鳥。
特徵描述:體長69公分。全身羽色均為白色,眼先黃綠色,腳、趾黑色。非繁殖期:嘴黃色,先端黑色,背及前頸無飾羽。繁殖時期,嘴喙轉為黑色,背部、前頸下部、胸前有長有簑狀飾羽,就像白色新娘禮服,因此又稱白鷺鷥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 陳雅惠)



大白鷺
英名:Great Egret
學名:Ardea alba
生息狀態:普遍冬候鳥
特徵描述:大型鷺科,體長90公分,是所有白色型鷺科鳥類中體型最大的鳥類。全身白色,體型高挑,細長的頸部呈現明顯的S型,腳甚修長,飛行時超出尾部甚多,腿灰黑色,腳、趾黑色。夏羽時嘴黑色,下腿略帶粉紅色。眼先藍綠色,背部及前頸下部有長的飾羽。冬羽時嘴、眼先鮮黃色,背及前頸無飾羽。飛翔時雙翅振翅緩慢,會發出略帶鼻音似「嘎-嘎-」之聲。繁殖時期,臉頰皮膚呈現藍綠色,腳部會呈現粉紅色。

族群分布:全世界普遍分布。台灣常見於9月至隔年6月,夏季有時可見不北返的少數個體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 陳雅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