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

034白鶺鴒、035黃鶺鴒、036灰鶺鴒

白鶺鴒、白面白鶺鴒、黑眼線白鶺鴒
英名:White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alba
別名:牛糞鳥仔
生息狀態:普遍留鳥(白面白鶺鴒)及冬候鳥(白鶺鴒、過眼線白鶺鴒)
生態習性:其中最為特別的是集體夜棲的習性,尤其以台北市仁愛路四段安全島上的菩提樹為最主要棲點,每年皆吸引上百隻白面白鶺鴒族群於夜間棲息,冬季時亦有少部份過眼線白鶺鴒棲息。通常單獨或成對行走於地面活動覓食,若有昆蟲飛過,會飛起啄食,行走或棲立時常會不停地上下擺動著尾羽,飛行極為迅速,飛行時間歇性鼓翼後收翅滑翔,故行進路線呈大波浪狀,喜歡邊飛邊叫,鳴叫聲清亮似「唧唧」、「唧唧、唧唧」或急促之「唧唧唧」。主要以昆蟲為主食,亦會啄食植物種籽,早期臺灣農村路上常可見白鶺鴒在牛糞旁啄食小昆蟲,所以又稱為「牛屎鳥」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 阮錦松)
特徵描述:台灣共有3個亞種主要差異在於頭部黑色區塊分布不同。
(1).白鶺鴒(M. a. leucopsis):尾羽細長喜上下擺動,體長約1719公分,全身羽色為黑、白、灰相間,雌雄鳥體色相近,僅於冬羽時略有差異。夏羽:雌、雄鳥羽色相同,全身以白色為主體色,額頭至前頭、臉部、頸部、胸側、下胸、腹部、尾下覆羽、尾羽外側皆為白色,僅嘴喙、腳、過眼線、頭頂至背部、上胸、頸環、尾羽為黑色,上胸中央有大塊黑色區塊。雌鳥大致似雄鳥的夏羽,黑頸圈較窄。幼鳥體色較淡似母鳥,但耳羽、額部、頭頂至背部整個為灰色,嘴灰黑色,無黑色過眼線及頸環。
(2).白面白鶺鴒(M. a. lugens)無黑色過眼線,上胸部中央為黑色,似戴了個黑色圍兜,雌鳥上胸黑色區塊範圍略小;
(3).過眼線白鶺鴒(M. a. ocularis)下顎、喉部、過眼線為黑色,上胸中央黑色大區塊近似白面白鶺鴒。



白眉黃鶺鴒、黃眉黃鶺鴒
英名:Yallow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flava (Linnaeus 1758)
別名:牛屎鳥仔(台灣對黃鶺鴒、白鶺鴒、灰鶺鴒的鄉土通稱)
生息狀態:台灣普遍冬候鳥
特徵描述:小型雀形目鳥類,體長約十七公分。嘴、腳黑色但幼鳥下嘴基略帶綠褐色。
(1).黃眉黃鶺鴒(M.f.taivana):繁殖羽時頭、頸至背部及臉頰為黃綠色,有明顯的黃色眉線。翼灰黑色有白色羽緣,因中、大覆羽羽緣白色使得停棲或飛行時翼部都呈現兩條白色翼帶。喉部到腹部均為黃色。尾羽黑色但外側兩側尾羽白色。非繁殖羽:全身黃色部消失而被淡污黃色取代,綠色部份亦被褐取代。亞成鳥:大致像成鳥非繁羽,但自顎部有一條黑色細延伸至喉部而成細環帶,下腹呈污白色,黃色極不明顯。
(2).白眉黃鶺鴒(M.f.simillma):繁殖羽像黃眉黃鶺鴒,但頭部及頰呈暗灰色,眉線較細呈白色。非繁殖羽像黃眉黃鶺鴒非繁殖羽,但全身均不帶黃色,喉部較白,腹部略顯污白,眉線白色。
(3)黃頭黃鶺鴒:雄鳥頭部全部呈黃色,雌鳥只有頭頂綠色,臉部亦呈黃色,白色翼帶比黃鶺鴒寛很多,尾下及腰部呈白色,亞成鳥喉部無黑色細環帶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 阮錦松)



灰鶺鴒
英名:Gray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cinerea (Tunstall 1771)
別名:牛屎鳥仔
生息狀態:台灣普遍冬候鳥,有部份為留鳥。
特徵描述:小型雀形目鳥類,體長約18公分。嘴黑色,腳粉灰色。
繁殖羽:〔雄鳥〕頭部至背部暗灰色,翼黑褐色但初級飛羽羽緣呈白色。有明顯的白色眉線及顎線,喉黑色。胸腹至尾下呈明亮的黃色,脇部有點黃白色的感覺,尾羽很長呈黑色但外側尾羽白色。飛行時有很明顯黃腰但白色翼帶不明顯。〔雌鳥〕大致像雄鳥,但喉部白色。部份個體喉部有黑色雜斑或顎線。
非繁殖羽:雄鳥黑色喉部消失,僅留下不明顯的黑色顎線。胸腹部黃白色。雌鳥類似繁殖羽,但胸腹部呈黃白色。

亞成鳥:大致像雌鳥,但胸腹部黃色很淡,看起來有污白的感覺,眉線也較淡。(台灣大百科全書  阮錦松)